|
|
|
|
《细讲弟子规》第06集课程复讲 |
翟红艳学长 |
|
尊敬的学长: 末学又是后交作业的那个,真的很惭愧。 首孝弟 这个“首”提到做人的根本在哪?在孝跟弟,友爱兄弟,尊敬长辈。“弟” 就是恭敬之心,对长辈的恭敬。一个人的道德学问是从孝跟敬当中不断提升,流露出来。只要做到“孝”跟“弟”,相信他就可以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 。周朝可以延续八百年?凭的是什么?孝跟弟和忠 ,泰伯和仲雍让天下的动作成就了哪些德行?让出了孝,让出了弟,让出了忠 。周文王是晨昏定省最好践行者 ,给我们后世子孙也做出了榜样。蔡老师开出的“中药”,早上是提醒,晚上是反省 。 次谨信 “谨”是谨慎,谨言慎行 。“信”是会意字,代表人言。 孔门四科:德行,言语,政事,文学。言语为什么摆在仅次于德行的重要性?因为人与人的互动跟交往,使用频率最高的是言语 。 “泛爱众”广泛的爱众人,换现代话讲,叫做人际关系法,如何跟人相处的很和乐 . 而亲仁 “而亲仁”,亲近仁德之人。亲近仁德之人,能够提升自己的道德学问,人生有智慧才会下对抉择,人生才会越走越轻松。 有余力 则学文 把这些立身处事的行为,这些德行都扎实的学好,还有空余的时间,还可以多看些好的文章 ,文学,还是看古圣先贤的文章比较保险,因为这些文章都是历经几千年印证,确实可以启发人的智慧。 入则孝 学习要日积月累,滴水可以穿石,“宽为限,紧用功。功夫到,滞涩通。” “孝”是会意字,上面一个“老”,下面一个“子”,老指上一代,子指下一代,上一代跟下一代合成一体,就是一个“孝”字。 什么是教育?“教也者,长善而救其失” 。教育的两大主轴:长善、其失 。 孩子有不对的习惯、行为一定要赶快修正 :顶撞父母、懒惰、叛逆、自私、敷衍、坏习惯 。 孩子懒惰是结果,原因在哪里? 孩子叛逆是结果,原因在哪?没有孝心,没有恭敬心是结果,原因在那里啊?为什么孩子对我们没有恭敬之心?说一套做一套。 父母没有做出榜样给孩子看,他不服气 。 叛逆是结果,根源在孩子从小没有对父母生起孝心,生起恭敬之心,那是根本原因。想要让叛逆的现象消失,重要的是要延续圣贤教诲,家长要懂得以身作则,当孩子的好榜样 。 “自私”怎么形成的? 第一口菜要夹给谁? 你菜夹对了,你就教给孩子正确的为人子之道 。拿水果先给谁吃? 解决“自私”问题,还是从孝道,还是从处处替人着想,我们父母当榜样。 家长没想先自己做,推给老师教 。人不是不愿意学,是没有人教。 人非圣贤,孰能无过,过而能改,善莫大焉 末学:翟红艳叩呈
|
|
感恩学长的分享! 注:以上修学报告由弟子规公益网读书会学长自行录入,弟子规公益网不作任何润色。
如何从其他学长的分享中受益? 《礼记·学记》曰“相观而善”,善学者是“见人善,即思齐,纵去远,以渐跻,见人恶,即内省,有则改,无加警”,这样才能受益。
|
|
|
|
|
|
|
|
|